18654656960
当前位置:东营信息网  -  本地文章  -  资讯头条

已出现3例!紧急提醒

2023/7/13 16:21:32 评论:0 浏览量:580

炎炎夏日

不少家庭都会用到驱蚊液

但总有马虎的家长

让宝宝吃尽苦头

最近几天

江西省儿童医院

共收治了3例

因误食驱蚊液而就诊的宝宝

其中2例病情相对严重

图片

江西省儿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罗丽:“两位孩子直接误食了少量的电灭蚊液,误食了以后,小孩马上就会有口腔黏膜的烧灼感,这种疼痛他会出现呕吐,但是又吐不出来哭闹的情况。”

图片

这些孩子好在就医及时,身体已经没有大碍。医生介绍,出现意外的孩子多半在一岁到三岁之间,虽然驱蚊液是低毒的,但是如果孩子误食量大,也很危险。

图片

江西省儿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罗丽:“误服量比较大的话,对小孩还是有些损害,特别是对神经系统方面会有损伤,神志不清楚甚至抽筋,还会有肌肉颤动、流涎、精神萎靡,严重的还会出现呼吸困难、肺水肿。” 医生提醒,误食盲目催吐以后,可能会对他的黏膜造成刺激,口腔里的东西有可能会倒吸回去。正确的做法是用清水漱口,然后立马送医会比较安全。

图片




儿童误吞异物,该怎么办?

图片

按照儿童误吞异物进入的位置不同,一般分为三大类:气管异物、食道异物和胃肠道异物。


婴幼儿急救常识——气管异物



气管异物多发生在5岁以内儿童,尤其以刚学会走路到3岁之间的小孩多见,死亡率高。宝宝喜欢将瓜子、花生米、果冻、纽扣、硬币等放入口中,在哭、笑或者吸气时很容易吸入气道。


如果气管异物正好卡在声门处或声门下头,堵塞气管时,非常容易发生窒息。


症状:误吞后,宝宝脸色青紫、憋气、呼吸困难,或出现剧烈咳嗽、哮鸣,可能提示物品进入气管。


急救措施: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。


适用于3岁以下宝宝:

(1)家长马上把宝宝抱起来,一只手捏住宝宝颧骨两边,手臂贴着宝宝的前胸,另一只手托住宝宝后颈,让宝宝脸朝下趴在家长大腿上,且头部稍低于躯干,在宝宝背部两肩胛骨间拍打1-5次。


(2)让宝宝仰卧背贴在家长的大腿上,用中指和食指,放在宝宝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,快速向上压迫1-5次。


(3)循环进行背部拍击和腹部按压,直到异物冲出为止。


适用于3岁以上儿童:

家长从背后抱住小孩,一手握拳,顶住宝宝上腹部,另一只手手掌压在拳头上,双臂用力向上、向内紧压,有节奏地一紧一松,直到将异物冲出。



婴幼儿急救常识——食道异物



食道异物多发生在食道上端开口处。食道异物如果不能及时取出,可能引起食道周围炎和脓肿,严重时可能引起食管瘘,或穿破大血管引起大出血。


症状:如果误吞后宝宝面色没有改变,呼吸平稳,不咳嗽,表明物品没有呛入气管,已经进入食道。多表现为吞咽困难、异物感、疼痛、唾液增多等症状。


急救措施

(1)保持安静,切忌再进食,以防将异物推向深处,加重损伤。

(2)如果是光滑小异物,通常经过2-3天时间就能够随大便自行排出,可以让宝宝多吃富含粗纤维的蔬菜,如芹菜、红薯等,但不要导泻。

(3)如果是大异物或者尖锐异物,如枣核、缝针等,容易引起食道和胃肠穿孔,应尽快去大医院,用儿童胃镜取出。



婴幼儿急救常识——误食毒物



(1)拨打急救电话,联系医生。

告诉医生误食毒物的种类、数量、时间,以及宝宝现在的情况等,然后听医生指示。因为有些药品不能盲目催吐。


(2)紧急催吐。

这些东西可以催吐:化妆水、染发剂、樟脑球、药、肥皂、酒精类、香烟、咖啡。催吐后,让宝宝多喝水分以稀释毒性,然后带他去医院。


催吐方法:家长可以用勺柄、筷子、手指等直接刺激宝宝的咽喉部,诱导宝宝出现呕吐。催吐时间越快越好,呕吐得越完全越好。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率多为指数变化,早1秒催吐,就有可能截断药物的吸收高峰。


(3)尽快送往医院洗胃。

如果吞入毒性较大的物品,应尽快送到最近的医院洗胃。最好将宝宝误食的毒物的包装和说明书,以及呕吐物(装入塑料袋)一并带上,以便医生做针对性的治疗。


这些东西不可催吐:

(1)强酸、强碱制品:如厕所洗涤剂、管道洗净剂、漂白剂、去油剂等。

(2)石油制品:如家庭用灯油、汽油、挥发油、稀薄剂、指甲油等。

(3)农药类:如杀虫剂、除草剂、生石灰等。

(4)危险的固体:如圆钉、别针、玻璃等。


宝宝误食药品,家长如何应对?

(1)误食一般性药品,剂量较少。

如维生素、中成药,可让宝宝多喝水,使药物稀释并尽快从尿中排出去。


(2)误食有毒性、或副作用大的药品。

家长须迅速催吐,再给宝宝喝大量茶水、肥皂水反复呕吐洗胃。然后可以让宝宝喝几杯牛奶养胃解毒。


(3)误食腐蚀性较强的药品。

不要催吐,建议可以服用适量牛奶、蛋清,并迅速送医院治疗。蛋清和牛奶可以覆在胃黏膜上,减少强酸腐蚀性物质与胃消化道黏膜的接触面积,起到稀释、隔离的作用。


(4)误食碘酒。

立即饮用米汤、面汤等含淀粉的液体,然后催吐,反复进行,直到呕出物无碘酒色为止。

警惕!

家里这些东西一定要放好

都有可能是让宝宝致命的

潜在威胁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评论 
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!
18654656960
  • Q Q: 106063424
  • 微信: 18654656960
  • 客服微信二维码
  • 公众号二维码
微信公众号
  •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
微信小程序
Copyright © 2025 “东营信息网”版权所有  |  ICP证:鲁ICP备2021012984号-1  |  技术支持:框分类信息系统(v2025.1)  |  
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,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,交易风险自负!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,举报信息、删除信息联系客服